中公財經 > 會計實操 > 會計賬務 > 財務制度及內控管理
會計上崗技能丨建筑企業存在哪些用工模式?
建筑企業目前常見的用工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勞務外包
由于市場經濟不斷引導產業轉型,建筑施工企業本身行業特征決定人力調配的周期性特征較強。在項目旺季,人力資源需求巨大;項目淡季,過多的人力成本會造成大量利潤流失。因此現在大多數建筑企業實行管理層與勞務層分離的用工模式,讓管理層,技術核心人員保持較強的穩定性,以勞動合同用工形式為主,成為長期員工。讓需求波動較大的勞務人員與公司管理層分離,演變成履行施工職能的勞務組織。這時民間所謂的“包工頭”開始出現,勞務主要為農民工為主。農民工是主要的建筑行業施工作業人員,可從事工作范圍相對局限,從事建筑行業限制門檻較低。因此包工頭出現是必然現象,充當勞務中介的角色。
二、勞務派遣
用工單位作為委托人,基于建筑工程質量、人身安全,針對企業項目需求還要對施工作業進行分工管理,因此國內很多特大型工業及動力型企業在設備維護或檢修工程中會大量采取這種用工形式。采用這種用工形式可將人力成本降低,并且混合用工形式也能從人力資源角度上增加企業用工靈活性。
三、與個人簽定勞動合同
除了上面說的企業管理層和核心技術人員以外,對于一些建筑行業的特殊工種、稀缺工種如起重司索信號工、樁機操作工、塔式起重機操作工等也可以單獨訂立固定期限的勞工合同,增強企業人力資質。
以上幾種用工形式,對于企業應該在保護職工人身安全,及時足額購買工傷保險等其他意外保險。同時政府監管部門加強政府監督職能,完善政府職能部門反饋機制,才能在經濟發展趨勢下合理保護勞動者的權益。